改革实践教学 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2016年09月14日 08:51  点击:[]

刘艳 林相友 逯家辉 孟庆繁 滕利荣

以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的内涵建设,已成为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 为了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 6号】,指出要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完善政策保障体系2 0 1 5年6月2日教育部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视频会议提出要修订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创新创业实践资源建设和共享,推进协同实践育人机制的形成,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校园创新创业文化。这对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指明了方向。

一、创新创业实践教学面临的新挑战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校如何为社会发展提供创新创业人才资源的智力支撑,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新问题。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主要面临三方面的挑战:一是教育理念和观念转变的挑战。目前,高校教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认识不足,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理念和观念滞后,缺乏有效的体制机制引导,尚未完全适应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需要。二是健全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挑战。目前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是针对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缺少创业要素的教学课程,缺少专业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有机融合,缺乏“大数据”技术教育方法的运用,是制约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发展的重点问题。三是提升教师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能力的挑战。在社会需求及政府倡导下,已唤起部分教师的创新创业意识,但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责任不明确、能力和水平不足、实战经验缺乏,急需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培养培训。

二、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对策

1.充分发挥实践教学改革成果的优势

为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已构建教学与科研生产紧密结合、高校和社会协同实践育人的新模式,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主要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具有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平台基础。该平台建立了校外生产实习基地6个,与科研院所共建科研训练基地4个,与政府共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2个,初步形成优质资源共享、高校和社会协同实践育人的良好环境。二是具有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经验。目前,已建立了产学研结合实践教育体系,并将“课外培养计划”6学分和“研究创新实验”2学分列入教学计划。同时,组织开展了校、省级技能、创新、创业三项学科竞赛,建立起课内外结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方法。三是具有一支潜心教学研究、专兼职结合的实践教学团队。通过聘任校内外科研教师、专家和企业高级技术人才做实践教学的兼职教师,完善了师资队伍结构,提高了队伍整体实践育人的能力与水平。该团队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为进一步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奠定了良好基础。

2.明确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作为一所大学,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观、人才培养质量观和社会需求观的办学理念。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本着以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构建专业实践课程与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有机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为重点,以搭建产学研高度结

合的实践教学平台为保障,以组建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与水平高的教学团队为关键,以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为引导,在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条件平台、指导团队和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从而建立起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新模式,推进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创业就业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全面协调发展。

3.构建模块化分类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载体,也是实践教学改革的核心。第一,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重新架构适合创新型、创业型和高层管理型等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的三个实践教学模块,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选择学习,实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第二,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进一步优化和调整专业实践课程设置,引入学科前沿、科技成果、生产结合的实验项目,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第三,增设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课程和经营管理课程,如开设学科前沿、科技论文撰写、创业基础、职业规划、经济管理、企业管理、法律法规等课程,建立起专业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的课程群,将创新创业教育要素融入实践教学全过程。第四,通过开发与应用MOOC、微课、网络公开课等数字化资源,加快优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信息化建设,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兴趣。第五,要建立科学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根据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通过采取师生反馈、专家评价、社会调查等途径,建立适合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

4.完善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

科学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方案的顺利实施,需要有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作支撑。首先,在原有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的基础上,通过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对校内外开放,吸引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建产学研合作实验室,完善校内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实训平台。其次,促进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开放共享,着力建立大学生科技园、创业孵化园、小微企业基地等一批大学生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大学生创新成果转化、创业实践孵化提供资金和优越环境条件。最后,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引领,通过鼓励学生社团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举办创新创业宣讲、成果展示、竞赛等,努力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校园文化氛围。

5.配齐配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队伍

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水平的根本在教师。首先,要建立健全教师评价机制,明确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责任,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标准,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的考核评 价体系,提高教师对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加强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 育能力培训,建立教师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技术服务能力、生产经营管理能力的培养培训制 度,提升现有实践教师自身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能力与水平。再次,通过聘任科研院所、企 业管理人员做兼职教师,完善实践教学队伍结构,带动教师整体队伍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理念 与能力的提升。最后,通过完善高校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分配机制,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创新 创业,建立起相应的激励政策和保障机制,调动师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建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

加快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有效的体制机制是关键。第一,要建立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调整新机制,进一步结合社会需求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路径,完善人才培养的管理体制,提高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第二,

要建立校际、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构建优质资源共享、教学与科研生产紧密结合、学校和社会协同实践育人的新模式,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共同营造支持和促进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良好环境。第三,打通学科与专业界限,开设跨学科跨专业交叉的实践课程,建立跨院系、跨校际、跨地区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第四,通过吸引政府、行业、企业单位和个人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各种基金、奖学金等,鼓励与支持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保证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健康持续的发展。

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已在我国高校中形成广泛共识。然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需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有效的培养体制机制,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营造良好的实践环境氛围,创建高校和社

会协同实践育人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才能开创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新局面。(摘自《中国大学教育》2016.7)

上一条:评估与“金课”建设 下一条: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关闭